姑苏网 全站首页 姑苏美食网 网友中心 手机客户端 姑苏直聘网
   帮助  

 

藏在小巷子里的艺圃 / (作者:绿袖子上传于2021-03-15 12:36)

上一主题下一张
你已经浏览完该主题
关闭
我大概在读小学时跟随大姐姐去过一次,那时,我是大姐姐的跟屁虫。 半月前去过环秀山庄,回来一查:艺圃竟然也在附近,应该一起去的。 所以趁着周日再去一次,这次还是地铁1号线3号出口,出来直接右拐穿过学士街、吴趋坊,然后再手机导航,拐弯抹角的找到这个藏在小巷子里的园林。这次用的支付宝购买门票比上次速度快。 看了介绍:是明嘉靖年间(1541年),艺圃始建,初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,名“醉颖堂”。 明万历末年,文震孟入主醉颖堂改名为“药圃”。清初顺治十七年(1660年),山东莱阳人姜埰购得,改称“颐圃”,又名敬亭山房,后又称“艺圃”。清道光十九年(1839年),商人胡寿康、张如松为创建丝绸同业会馆而购此园,称会馆为“七襄公所”。 112687 112688 112689 112690 112691 112692 112693 112694 112695 112696 因为是午餐后去的,光线是最差的:顶光,而且是手机拍摄的。感觉艺圃所有的苏式园林的要素都有:假山、池塘、亭子、石笋、回廊、厅堂、花窗……还有一个感觉:住宅面积很大,有几进,房间很多,还有一部分没对外开放。 112697 112698 112699 112700 112701 112702 112703 112704 112705 112706 回来查了一下资料,原来艺圃做过学校,又称艺圃学堂。福建船政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清同治七年(1868)创设,始由船政各厂分招年在十五至十八岁的聪颖工人数十人,随同洋匠边工作边学习,名为艺徒。旨在培养技术工人,成绩优异者可充工头或工程师。初皆分散于各厂,嗣因人数过多,遂设一艺圃集中居住,以便管束。每天授课学习,故有艺圃学堂之称。分艺徒、匠首两学堂。各以三年为期。初入堂者学习法语、数学、几何入门、常用艺学浅义、画法、制图等。各徒均于每日下午赴学肄业,上午入院学习船身、轮机各种绘事。工作三年后大考一次,制作精熟者即予升为匠人,赴厂办工。或择其优者派入匠首学堂肄业三年,教以稍精艺学、制造轮机、汽机等学,以升补匠首、管轮之用。一说艺圃仅系寄宿舍性质,并非正式学校。所以,才会有这么多房间作校舍用的。 112707 112708 112709 112710 112711 112712 112713 112714 112715 游玩的人比较多,还有一个茶室。 我出来后为,看到手机导航的人便主动指路。哈哈哈! 112716 112717 112718 112719 112720 112721 112722 112723 112724

我要回复

已有9条回复(查看全部回复)
  • 您目前还是游客,请 登录注册 后方可操作。

        

最新回复

找客服

回顶部